節(jié)日期間,親朋好友聚會頻繁,,聚餐,、飲酒,、熬夜等在無形中加重了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病,,合理控制血壓更是值得人們重視的問題。據(jù)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中國高血壓聯(lián)盟副秘書長孫寧玲教授介紹,,目前我國有近2億高血壓患者,但其中相當一部分患者對高血壓疾病不甚了解或其血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如何利用高血壓系統(tǒng)管理方案通俗詮釋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diào)整等相關日常事項,實現(xiàn)健康教育的科普化,、標準化,,并使廣大高血壓患者通過參照標準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已成為我國當前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課題之一,。孫寧玲教授主編的《中國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標準手冊》中給患者提供了諸多的信息,,使患者全面深入的了解高血壓對身體的危害及相應預防措施。
■我國高血壓患者,,患病“三高”,、預防“三低”
我國高血壓病的流行具有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點,,同時又存在著知曉率低、服藥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現(xiàn)象,。近年來,高血壓發(fā)病形勢日趨嚴重,,并逐步呈現(xiàn)低齡化,,高收入、高職位,、多應酬的中青年白領人群正成為高血壓的“新寵”,,但由于這些人高血壓發(fā)現(xiàn)率低,又被稱為高血壓 “隱形族”,。孫教授認為,,要改變這種狀況要做好高血壓預防工作,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政府干預,,各界配合,每個公民參與高血壓防治與保健,。只有更新高血壓防治觀念,強化綜合防治意識,才有可能使高血壓防治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50%的老年人凌晨血壓會突然增高
據(jù)孫教授介紹,血壓在冬天普遍偏高,夏天偏低,。同物理學原理一樣,,熱脹冷縮,冬天氣溫低,,血管也在收縮,。在冬季的時候,比較室內(nèi)和室外,,肯定在室外時血壓會高一點,。當人們從室內(nèi)到室外的時候血管會收縮,所以高血壓病人出門的時候應該保暖,,這是最重要的,。進入到室內(nèi),要適當慢慢的脫衣服,,才能減少血壓的波動,。
一天24小時,一般來說運動的時候血壓增高,,休息的時候血壓降低,,所以人們白天工作的時候、活動的時候血壓比原來高一點,,晚上睡覺的時候低一點,。24小時血壓應該是小于130/80,白天的血壓應該在140/90以下,,夜間血壓應該在120/70以下,,在指標方面國家是有標準的,也是根據(jù)人的活動量定下來的,。老年人的血壓最容易出現(xiàn),,年輕人凌晨血壓突然增高的現(xiàn)象很少,而50%的老年人凌晨的血壓都會突然增高,,并伴有高壓高,、低壓低的特點。年輕人一旦血壓增高,,就是24小時全程血壓增高,,而老年人就是凌晨血壓增高,。
■不良生活方式,,易加重高血壓的發(fā)病
針對即將到來的春節(jié),孫教授指出,,高血壓是一種環(huán)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誘發(fā)而惡化的疾病,新春佳節(jié),親朋好友及家人難得團聚,,而在長假期間少不了聚餐,、飲酒、熬夜,、打牌等活動,,很容易出現(xiàn)暴飲暴食、睡眠不足,、情緒激動等現(xiàn)象,,對于高血壓患者,由于生活節(jié)奏加快,、過度勞累,、飽餐醉酒、情緒激動,、偶感風寒等原因,,往往容易使病情加重,或發(fā)生腦溢血,,或發(fā)生心肌梗死,、腦卒中和猝死等嚴重情況,危及個人生命和家庭和諧,。為此孫教授建議高血壓病人要堅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按時按量服藥,測量血壓,,使血壓維持在理想水平,,切忌隨意停藥。如果血壓發(fā)生異常,,及時找社區(qū)醫(yī)生就診,,其次,應堅持食用低鹽,、低脂,、低膽固醇含量的食物,并且不吸煙,、少喝酒,,多吃蔬菜水果和高纖維食物。特別要注意控制鹽的攝取量,,每天食鹽應以6克為限,。春節(jié)期間氣溫較低,高血壓患者在加強有氧運動的同時要注意防寒保暖,。最后,,孫教授強調(diào),,高血壓患者最好準備一個家庭血壓測量計,隨時關注自己和其他家人的健康狀況,。